《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杨典博士来我系做精彩讲座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17-10-20 10:57
A A A

10月14日下午3点至5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杨典博士在社会学系302报告厅,为社会学系的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第二次大转型: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及其影响》的精彩讲座。

杨典首先对资本主义的类型学简单进行了回顾。波兰尼提出的从前工业资本主义过渡到工业资本主义是全球第一社会大转型,这次转型解决的是现代社会从哪里来的问题。第二波社会转型从消费资本主义到金融资本主义,此次转型过程并不十分激烈,但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却很大可能上将超越第一次转型,它提出的问题是全球社会向何处去。杨典博士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金融问题,这与我们的社会学联系紧密,它已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金融社会。80年代前,从二战结束至70年代,符号消费的意义体现的越来越明显,20世纪70年代,法国社会学理论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一书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从80年开始,金融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开来。

金融资本主义的核心是投资一切,在全球化进程及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金融资本快速增长,民族国家宏观经济层面金融化趋势不断加强,个人几乎不可避免地被金融市场裹挟,家庭作为一个投资理财“共同体”的角色日益凸显,企业成为投资者谋取投资回报的“投资工具”,波兰尼所言的“社会保护性”力量有所减弱。杨典博士列举了多处事例来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认为金融资本的全球流动是当前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突出表现,它改变了以往的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极大地强化了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支配作用。

接下来,杨典博士讲述了金融资本主义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金融产品规模和类型的扩张,这些金融产品包括股票、基金及其一系列衍生品等,这些金融衍生品作为原生金融资产的派生工具,具有虚拟化、高风险、高收益、高杠杆等明显的投机性特点。之后杨典博士从新制度主义理论、政治文化视角的权力和意义构建理论、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对金融资本主义何以兴起作出了社会学解释,并从扩散主体与扩散机制等方面同经济学的解释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比较。最后一个版块,杨典博士简要论述了金融资本主义、第二次大转型与“保护社会”间的关系。他提及了两种社会保护运动,即回到“过去”和建立一种新的全球层面的政治经济框架。回到“过去”主要认为反全球化运动,民族主义、保守主义领导人获得支持,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相继提出,企图遏制全球资本的快速扩张;而新的政治经济框架,如G20框架、“一带一路”倡议等,力图通过全球层面上各过的合作来规制金融资本的过度扩展和金融市场的无序发展,从而“保护国家”、“保护社会”,从发展方向上来说,这种新国际合作理念的提出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努力和尝试。

讲座最后,杨典博士回答了在场同学关于虚拟货币比特币的未来发展的问题。此次讲座在全系师生的热烈掌声中结束。